有神論存在主義倫理學的代表G.馬塞爾認為,倫理學的真正研究對象是我與他人的關系,其目的在于建立起我與他人真正的交流。但這種我與他人的交流只能在我與神的交流中最后得到真正實現(xiàn)。他指出,我與他人的關系是主體與主體的...[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有神論存在主義倫理學的代表G.馬塞爾認為,倫理學的真正研究對象是我與他人的關系,其目的在于建立起我與他人真正的交流。但這種我與他人的交流只能在我與神的交流中最后得到真正實現(xiàn)。他指出,我與他人的關系是主體與主體的...[繼續(xù)閱讀]
理象學倫理學經(jīng)常以“他人倫理學”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F(xiàn)象學倫理學的出發(fā)點是要擺脫傳統(tǒng)倫理學的空洞抽象,從而使道德回到人類真實的具體中來。強調(diào)倫理學的著眼點應該是被具體地生活著的人類存在,現(xiàn)象學倫理學往往與存在主...[繼續(xù)閱讀]
以J.馬里旦為代表的新托馬斯主義倫理學,把復興圣.托馬斯的道德哲學作為其宗旨。馬里旦認為,圣.托馬斯的道德哲學對其所處的時代則是過分偉大了,他正好是為我們今天的人準備的先知先覺的圣人,迎接圣人的智慧的到來是我們的使...[繼續(xù)閱讀]
E.穆尼埃的人格主義倫理學試圖實現(xiàn)基督教與社會主義的結(jié)合,以達到他的道德理想—基督教現(xiàn)實主義。他認為,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犯有一個共同的錯誤:武斷地將“肉體”與“靈魂”、思想與行動分割開來。而對現(xiàn)代資本主義世界的...[繼續(xù)閱讀]
E.阿蘭的倫理學通常被法國哲學界稱為“判斷倫理學”,主要是因為“判斷”在他的倫理學中占居核心地位。阿蘭從來不認為倫理學是哲學的特殊組成部分,而認為整個哲學首先是建立在判斷基礎上的倫理學。正是從這種意義上,阿蘭經(jīng)...[繼續(xù)閱讀]
J.納伯特把對“惡”(lemal)之反思作為其倫理學的出發(fā)點,從而把道德生活看成是一種人們通過對惡的反思而獲得自我意識的永恒努力。他既反對蘇格拉底的道德樂觀主義(即“根本不存在自覺的惡”),他反對康德對“善良意志”的幻想...[繼續(xù)閱讀]
勒·賽納稱他自己的倫理學為“展望倫理學”(Ethiqueproversive)。他的倫理學實際上是一種關于德性的原倫理學(meta-morale)。他認為,德性不是一種純粹的物,而是作為有限存在的人不斷超越自我、超越矛盾,追求作為無限存在的絕對價值的...[繼續(xù)閱讀]
加拿大倫理學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逐步得到發(fā)展。由于美加兩國的人才流動和學術交流頻繁,加拿大的主要倫理學理論流派及其理論方向基本上和美國的倫理學界的情況相似,所討論的問題也基本相同,因此加拿大倫理學家們通常...[繼續(xù)閱讀]
當前加拿大倫理學界的許多研究日益趨向于同政治理論和社會理論相結(jié)合。例如,關于平等、正義和自由問題,以及社會政策問題,在倫理學研究中占有很大比重。一個明顯的傾向是,許多人認為研究倫理學不能脫離政治學、社會學和法...[繼續(xù)閱讀]
現(xiàn)代西方倫理學的重要派別之一,開創(chuàng)了倫理學研究的新方法論模式,對20世紀以來西方倫理學的整個發(fā)展進程有重要的影響。直覺主義倫理學家認為,倫理基本概念,如善、義務等,不能通過理性、經(jīng)驗來證明,而是靠人的直覺來認識,是...[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