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第根【導讀】比較文學學科在20世紀初誕生不久,就遭到來自多方面的批評。以意大利美學家克羅齊為代表,在各種場合以各種不同方式否定比較文學。然而,比較文學卻在一片詰難聲中依然保持了迅猛的發(fā)展勢頭,并形成比較文學史...[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梵·第根【導讀】比較文學學科在20世紀初誕生不久,就遭到來自多方面的批評。以意大利美學家克羅齊為代表,在各種場合以各種不同方式否定比較文學。然而,比較文學卻在一片詰難聲中依然保持了迅猛的發(fā)展勢頭,并形成比較文學史...[繼續(xù)閱讀]
伽列【導讀】1951年基亞出版《比較文學》給比較文學下的定義是:“比較文學就是國際文學的關系史。比較文學工作者站在語言的或民族的邊緣,注視著兩種或多種文學之間在題材、思想、書籍或感想方面的彼此滲透?!蓖?基亞的...[繼續(xù)閱讀]
1.艾田蒲.從紀君祥到伏爾泰·中國之歐洲[M].桂林:廣西師大出版社,2008.紀君祥的《趙氏孤兒》由傳教士馬約瑟神甫于1731年譯成法文并在次年傳入法國,法國啟蒙思想家、文學家伏爾泰據(jù)此寫成五幕悲劇《中國孤兒》于1755年搬上舞臺公...[繼續(xù)閱讀]
基亞【導讀】“比較文學”作為一門學科一開始就受到質疑和挑戰(zhàn)。其理由主要是認為“比較”只是一種研究方法,而不是一門獨立學科的基石,意大利著名美學家克羅齊指出,比較方法“只是歷史研究的一種簡單的考察性方法”,是任...[繼續(xù)閱讀]
季羨林【導讀】季羨林先生是我國東方文學學科和東方比較文學學科的奠基者。東方比較文學觀念是季先生晚年學術思想的重要結晶,而在他的東方比較文學研究中,中印文化、文學比較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尤其突出。季羨林先生在翻譯...[繼續(xù)閱讀]
1.錢林森.法國作家與中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作者穿越浩瀚的文化時空,借助東方之光的朗照,一路巡游,給我們展示了啟蒙主義作家作品,19世紀浪漫主義、批判現(xiàn)實主義、自然主義、象征主義作家作品,20世紀法國作家作品在中...[繼續(xù)閱讀]
大塚幸男【導讀】日本比較文學家大塚幸男的《“影響”及諸問題》,主要從“何之謂‘影響’”以及如何捕捉“影響”兩個方面,探討了淵源學的理論內(nèi)涵。文中主要介紹了法國學者朗松對于影響研究的見解。繼而,大塚幸男從六個...[繼續(xù)閱讀]
陳寅恪【導讀】如何進行淵源學的研究?陳寅恪的《西游記玄奘弟子故事之演變》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可資借鑒的范例。玄奘三大弟子——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可以說婦孺皆知。但是,他們是吳承恩依據(jù)中國文化、文學傳統(tǒng)的獨創(chuàng)...[繼續(xù)閱讀]
1.季羨林.《西游記》里面的印度成分[M]//季羨林.比較文學與民間文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在這篇論文中,季羨林認為,否認孫悟空與《羅摩衍那》的那羅與哈奴曼等猴子的關系是徒勞的,但同時也不能否認中國作者在孫悟空身上有...[繼續(xù)閱讀]
梵·第根【導讀】法國學者梵·第根的《比較文學論》是比較文學研究入門必讀的經(jīng)典之一。全書分為導言“文學批評、文學史和比較文學”“比較文學之形成與發(fā)展”“比較文學之方法與成就”“總體文學”四個部分。梵·第根以...[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