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與莖粗壯,直徑1—3厘米,外皮褐色,里面淡黃色,味甘甜。莖直立,多分枝,高30—120厘米,密被鱗片狀腺點、刺毛狀腺體及白色或褐色的絨毛。葉長5—20厘米,三角狀披針形,長約5毫米,寬約2毫米。莢果彎曲呈鐮刀狀...[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甘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與莖粗壯,直徑1—3厘米,外皮褐色,里面淡黃色,味甘甜。莖直立,多分枝,高30—120厘米,密被鱗片狀腺點、刺毛狀腺體及白色或褐色的絨毛。葉長5—20厘米,三角狀披針形,長約5毫米,寬約2毫米。莢果彎曲呈鐮刀狀...[繼續(xù)閱讀]
鎖陽,別名烏蘭高腰、地毛球、黃可郎、羊鎖不拉。鎖陽屬多年生肉質寄生草本,無葉綠素,全株紅棕色,高15—100厘米,大部分埋于沙中。寄生根上著生大小不等的鎖陽芽體,初近球形,后變橢圓形或長柱形,具多數(shù)須根與脫落的鱗片葉。莖...[繼續(xù)閱讀]
發(fā)菜屬陸生藻類??墒秤冒l(fā)菜貼在荒漠植物的下面,因其形如亂發(fā),顏色烏黑,得名“發(fā)菜”,也被人稱之為“地毛”。當?shù)厝肆晳T地稱之為“頭發(fā)菜”、“地毛菜”,也有的地方稱“仙菜”、“地耳筋”。因其屬名貴食材,還被譽為“黑...[繼續(xù)閱讀]
燈索,學名沙蓬、沙米,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20—100厘米。種子圓形、扁平。燈索是一種耐寒、耐旱的沙生植物,是亞洲大陸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各種類型的流動、半流動及固定沙地上的一個廣布種,是流沙上的先鋒植物。燈索主根短小...[繼續(xù)閱讀]
麻黃草多生長在北緯38°—42°范圍內的干旱荒漠、戈壁地區(qū)。截至2013年,已知世界上有麻黃屬植物67種,僅我國就有12種,寧夏、青海、甘肅、新疆等均有生長,內蒙古中西部居多。麻黃性辛微苦、溫,功能發(fā)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繼續(xù)閱讀]
沙蒿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發(fā)達,根粗壯,3月下旬至4月上旬開始生長,8月下旬停止生長,7—9月為花期,9—11月上旬結果,10月葉脫落,生長期200天左右。沙蒿主要生長在荒漠和半荒漠地區(qū),在半固定和固定沙丘、平沙地、覆沙戈壁和干河床...[繼續(xù)閱讀]
“晴甘草,陰發(fā)菜,雨后的沙蔥長得快”。幾場大雨過后,沙窩里的沙蔥就瘋長。每當腌菜季節(jié),在當?shù)馗鱾€農貿市場上,便掀起一股“沙蔥熱”。肩挑車拉,筐提盤端,一束束,一捆捆,水靈靈,好不誘人。沙蔥系多年生野生草本植物,多長于山...[繼續(xù)閱讀]
柳條柔軟易彎、粗細勻稱,可以編織成各種樸實自然、造型美觀、輕便耐用的實用生產生活用品。其產品包括:筐簍、笸籮、簸箕、提籃、背篼、圈芭等。柳編制品是本地回族歷史上廣泛流傳的手工藝品,“編筐、編簍,家家都有”。這...[繼續(xù)閱讀]
草編是利用各種柔韌草本植物為原料加工編制的生產生活用品和工藝品。其原料易得,故草編工藝歷史上在回族民間十分普及。有的利用事先染有各種彩色的草,編織各種圖案,有的則編好后加印裝飾紋樣。既經(jīng)濟實用,又美觀大方。藝...[繼續(xù)閱讀]
毛編制品歷史上在回族中使用相當廣泛,大到毛衣毛褲,小到手套襪子,從穿戴到盛糧食的口袋、運輸物品的褡褳,都可以用手工進行編織。民國年間,當?shù)厝擞檬止つ砘蚣徿嚰徝?、棉、麻線,手工織衣、褲、鞋、襪、手套、圍巾的工藝已...[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