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漢語知識 > 《論語》解釋學與新仁學 > 列表

2-7.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對比項: 孝親/養(yǎng)生,盡責/親愛。意旨: 君子實踐以愛人為宗,以孝親為普愛之基。舊解摘要:《集注》: “甚言不敬之罪,所以深警之也?!薄尔}鐵論》: “善養(yǎng)者,不必芻豢也,以己之所有盡事其親,孝之至也。故匹夫勤勞猶足以順禮,歠菽...[繼續(xù)閱讀]

《論語》解釋學與新仁學

2-10.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對比項: 原因/動機,目的/方式,其求/其安,察跡/揭偽。意旨: 君子為學志在知事知人,于人之心言行一致否察驗其人格與素質(zhì)。舊解摘要:《集解》: “孔曰: ‘廋,匿也。言觀人終始,安所匿其情也。’”《皇疏》: “情性所安最為深隱,故...[繼續(xù)閱讀]

《論語》解釋學與新仁學

2-1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h3>

    對比項: 學/思,固/臆。意旨: 君子為學,學而復思,學思兼行,學而致真。舊解摘要:《集解》: “包曰: ‘學而不尋思其義,則罔然無所得。’ 何曰:‘不學而思,終卒不得,徒使人精神疲殆?!薄都ⅰ? “不求諸心,故昏而無得。不習其事...[繼續(xù)閱讀]

《論語》解釋學與新仁學

2-16.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對比項: 正知/偏知,求真/求用。意旨: 君子以學求正求真,不入歪門邪道。舊解摘要:《論語補疏》: “漢世儒者以異己者為異端……升以習 《左氏》者為異端,欽又以斥 《左氏》者為異端。惟賈逵通五經(jīng)之說,奏曰:‘三代異物,損益隨時...[繼續(xù)閱讀]

《論語》解釋學與新仁學
漢 語
漢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