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詩詞 > 【蘇轍】 詩詞 > 正文

隋論
宋 - 蘇轍

人之于物,聽其自附,而信其自去,則人重而物輕。人重而物輕,則物之附人也堅。物之所以去人,分裂四出而不可禁者,物重而人輕也。古之圣人,其取天下,非其驅而來之也;其守天下,非其劫而留之也。使天下自附,不得已而為之長,吾不役天下之利,而天下自至。夫是以去就之權在君,而不在民,是之謂人重而物輕。且夫吾之于人,己求而得之,則不若使之求我而后從之;己守而固之,則不若使之不忍去我,而后與之。故夫智者或可與取天下矣,而不可與守天下。守天下則必有大度者也。何者?非有大度之人,則常恐天下之去我,而以術留天下。以術留天下,而天下始去之矣。
昔者三代之君,享國長遠,后世莫能及。然而亡國之暴,未有如秦、隋之速,二世而亡者也。夫秦、隋之亡,其弊果安在哉?自周失其政,諸侯用事,而秦獨得山西之地,不過千里。韓、魏壓其沖,楚脅其肩,燕、趙伺其北,而齊掉其東。秦人被甲持兵,七世而不得解,寸攘尺取,至始皇然后合而為一。秦見其取天下若此其難也,而以為不急持之,則后世且復割裂以為敵國。是以銷名城,殺豪杰,鑄鋒鏑,以絕天下之望。其所以準備而固守之者甚密如此,然而海內愁苦無聊,莫有不忍去之意。是以陳勝、項籍因民之不服,長呼起兵,而山澤皆應。由此觀之,豈非其重失天下而防之太過之弊歟?
展開全文
今夫隋文之世,其亦見天下之久不定,而重失其定也。蓋自東晉以來,劉聰、石勒、慕容、苻堅、姚興、赫連之徒,紛紛而起者,不可勝數(shù)。至于元氏,并吞滅取,略已盡矣,而南方未服。元氏自分而為周、齊。周并齊而授之隋。隋文取梁滅陳,而后天下為一。彼亦見天下之久不定也,是以全得天下之眾,而恐其失之;享天下之樂,而懼其不久;立于萬民之上,而常有猜防不安之心,以為舉世之人,皆有曩者英雄割據(jù)之懷,制為嚴法峻令,以杜天下之變。謀臣舊將,誅滅略盡,獨死于楊素之手,以及于大故。終于煬帝之際,天下大亂,涂地而莫之救。由此觀之,則夫隋之所以亡者,無以異于秦也。
悲夫!古之圣人,修德以來天下,天下之所為去就者,莫不在我,故其視失天下甚輕。夫惟視失天下甚輕,是故其心舒緩,而其為政也寬。寬者生于無憂,而慘急者生于無聊耳。昔嘗聞之,周之興,太王避狄于岐,豳之人民扶老攜幼,而歸之岐山之下,累累而不絕,喪失其舊國,而卒以大興。及觀秦、隋,唯不忍失之而至于亡,然后知圣人之為是寬緩不速之行者,乃其所以深取天下者也。
收起
[ 釋文或賞析] >>
更多詩詞內容,請進入學習中心 >>
開通會員,享受整站包年服務立即開通 >

蘇轍

蘇轍,字子由,一字同叔,晚號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文學家、詩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轍與父親蘇洵、兄長蘇軾齊名,合稱“三蘇”。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散文著稱,擅長政論和史論,蘇軾稱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杰之氣終不可沒”。其詩力圖追步蘇軾,風格淳樸無華,文采少遜。蘇轍亦善書,其書法瀟灑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詩傳》、《春秋傳》、《欒城集》等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