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醫(yī)學知識 > 多普勒超聲與先天性心臟病介入 > 列表
多普勒超聲與先天性心臟病介入 共有 386 個詞條內容

第一節(jié) 胚盤與原始心管發(fā)生

    正常妊娠在受精卵到達子宮后,最初為實體的細胞團,稱桑葚胚。桑葚胚著床后,胚內出現囊腔,稱胚泡。大約在桑葚胚著床后的第11天,胚內發(fā)出兩個腔,稱羊膜腔和卵黃囊。兩個腔的接觸面猶如一個梨形的扁平盤,稱胚盤。在胚盤頭側一...[繼續(xù)閱讀]

多普勒超聲與先天性心臟病介入

第二節(jié) 球室袢形成

    心管雖然有了初步分區(qū),但仍然是一個單腔的直管。在發(fā)育過程中,由于心管的頭尾兩端是固定的,心管的中部(相當于心球)向右側扭轉,呈凸面向右,凹面向左的彎曲。接著凸出部繼續(xù)向右前生長,逐漸使心球(以后發(fā)展為右心室)位于右前...[繼續(xù)閱讀]

多普勒超聲與先天性心臟病介入

第三節(jié) 錐干發(fā)育、分隔、旋轉及半月瓣形成

    心球在發(fā)育過程中,衍化成右心室、圓錐和動脈干三部分。圓錐的近端與右心室相連接,遠端與動脈干連接;動脈干的近端與圓錐相連接,遠端與主動囊相連接。由于圓錐和動脈干在胚胎發(fā)育的后期可以看作為一個整體,總稱錐干。錐干在...[繼續(xù)閱讀]

多普勒超聲與先天性心臟病介入

第四節(jié) 主動脈與分支發(fā)育

    當心臟還是心臟管時,心內膜管終支遠端部分演變?yōu)橹鲃用}囊,又稱腹側主動脈。主動脈囊遠端分成兩個間皮管道,成為第一弓動脈(右和左主動脈弓)(參見圖1-1-2)。以后陸續(xù)發(fā)生六對弓動脈,是主動脈囊與成對背主動脈之間的通道。第一...[繼續(xù)閱讀]

多普勒超聲與先天性心臟病介入

第五節(jié) 原始心房發(fā)育及分隔

    大約在心內膜墊發(fā)生的同時,原始心房背側壁正中線處發(fā)生一個鐮狀薄膜,稱第一隔或原始隔,它沿心房前后壁向心內膜墊方向生長。但隔的尾側游離緣與心內膜墊之間留有一孔,為第一孔或原發(fā)孔。故左右心房仍然相通。隨著第一隔的...[繼續(xù)閱讀]

多普勒超聲與先天性心臟病介入

第六節(jié) 靜脈竇演變和右心房形成

    在心房分隔的同時,靜脈竇及其相連的靜脈發(fā)生一系列變化。起初靜脈竇開口于原始心房的尾側壁,其左右大致相等,分別于同側的總主靜脈、臍靜脈和卵黃靜脈相連。以后由于靜脈系統(tǒng)的變化,回心血液大部分經右角,故第四周末右角顯...[繼續(xù)閱讀]

多普勒超聲與先天性心臟病介入

第七節(jié) 左心房和肺靜脈形成

    在原始左心房背側壁第一隔靠左側,有左右兩條靜脈干相連,每條肺靜脈干又分成兩支,由于左心房的擴大,兩側肺靜脈干及其分支先后并入左心房,于是四條肺靜脈分別直接通入左心房,原始左心房演變?yōu)樽笮亩?..[繼續(xù)閱讀]

多普勒超聲與先天性心臟病介入

參考文獻

    [1]楊思源,陳樹寶.小兒心臟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10-17.[2]高英茂.奈特人體胚胎彩色圖譜[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83-111.[3]汪曾煒,劉維永,張寶仁.心臟外科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3:9-25.[4]陳書寶,劉錦紛,孫錕,等.先天...[繼續(xù)閱讀]

多普勒超聲與先天性心臟病介入

第一節(jié) 心臟的位置與毗鄰關系

    從膈肌向上,鎖骨向下,胸骨后面,脊骨的前面,兩側肋骨中間稱胸腔,胸腔又分左右胸腔和位于中間的縱隔,縱隔分上下兩部分,下縱隔再分前、中、后三部分。左右兩肺分別位于左右兩側胸腔內。心臟位于中縱隔內,外被一層纖維心包,心...[繼續(xù)閱讀]

多普勒超聲與先天性心臟病介入

第二節(jié) 心臟的表面解剖

    一、心臟的外形心臟位于心包腔內,呈倒置的圓錐形肌肉結構,大小略大于本人的拳頭。成年人的心臟長徑120~140mm,橫徑90~110mm,前后徑60~70mm。重260g左右。心尖朝向左前下方,心底朝向右后上方,故心臟的長軸與正中矢狀面約呈45°角傾...[繼續(xù)閱讀]

多普勒超聲與先天性心臟病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