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醫(yī)學知識 > 皮膚病性病圖譜 > 列表
皮膚病性病圖譜 共有 780 個詞條內容

窩狀角質松解癥

    臨床簡要:又稱溝狀跖部角質松解癥。以前認為由微生物引起,近證實為棒狀桿菌所致。多見于長期穿橡膠鞋或長期赤腳的稻農。皮損主要見于足跖與足跟部,為直徑1~4mm表淺圓形角質剝蝕,中心微凹坑狀,呈膚色或滲入泥沙呈黑點狀,有...[繼續(xù)閱讀]

皮膚病性病圖譜

尋常狼瘡

    臨床簡要:是一種最常見的皮膚結核病。多見于兒童和青年。好發(fā)于面部、臀部及四肢。基本損害為針頭至高粱粒大小的質地軟的丘疹,呈棕紅色,玻片壓診呈棕黃色或蘋果醬色。探針輕壓可刺入。損害可向周圍擴展,融合成片,邊緣清楚...[繼續(xù)閱讀]

皮膚病性病圖譜

潰瘍性狼瘡

    臨床簡要:是尋常狼瘡的一種特殊類型,由于患者機體的反應性不同而產生。皮損初起為紅色小丘疹,逐漸形成一群小潰瘍,很快融合成較大面積的潰瘍,可伴有膿性分泌物(圖2-36)。延誤治療,可造成毀容(圖2-37)。治療要點:早期、足量、規(guī)...[繼續(xù)閱讀]

皮膚病性病圖譜

潰瘍性皮膚結核

    臨床簡要:目前相對少見,多為有活動性內臟結核患者,其結核桿菌由自然腔道蔓延至無免疫力機體的皮膚黏膜(口腔或肛門)所致,也可發(fā)生于非腔口部位的皮膚。皮損初起為紅色水腫性小結節(jié),很快破潰形成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基底為蒼白色...[繼續(xù)閱讀]

皮膚病性病圖譜

疣狀皮膚結核

    臨床簡要:好發(fā)于成年男性,多見于手、足部。初為黃豆大暗紅色丘疹,逐漸擴大成斑塊,表面角化增厚,粗糙不平呈疣狀、結痂,有裂隙。皮損中心或一側變平愈合形成萎縮性瘢痕,邊緣繼續(xù)向外擴展形成環(huán)狀或半環(huán)狀疣狀損害,外周有紫紅...[繼續(xù)閱讀]

皮膚病性病圖譜

瘰疬性苔蘚

    臨床簡要:又稱為苔蘚樣皮膚結核。認為是結核疹的一種,常見于兒童、青少年。皮損特征為直徑2~4mm的黃紅色或棕紅色的毛囊性丘疹或角化性丘疹,頂端有少量細小鱗屑。皮疹始稀疏,后密集成片。分布于軀干及四肢,尤其在背、腰、...[繼續(xù)閱讀]

皮膚病性病圖譜

丘疹壞死性結核疹

    臨床簡要:又稱丘疹壞死性結核,是體內結核桿菌血行播散至皮膚的一種結核疹。多見于青年,常于春秋季發(fā)病,好發(fā)于四肢,特別是肘、膝的伸面,也可發(fā)生于面、耳、臀及龜頭。皮損為暗紅色小丘疹,直徑2~6mm,較硬,常發(fā)生在毛囊處,孤立...[繼續(xù)閱讀]

皮膚病性病圖譜

硬紅斑

    臨床簡要:多見于中青年女性,好發(fā)于小腿屈側,基本損害為暗紅色或紫紅色結節(jié)、斑塊,結節(jié)較深,不高出皮面,數(shù)目不多,有輕度壓痛。自覺局部酸痛、疼痛及燒灼感,一般無全身癥狀。結節(jié)可自行消退,消退處皮膚萎縮,有的結節(jié)形成潰瘍...[繼續(xù)閱讀]

皮膚病性病圖譜

顏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瘡

    臨床簡要:過去認為該病是一種血源性皮膚結核病,近已被否定。目前認為是酒渣鼻的一種異常性肉芽腫樣反應。本病少見,見于青年人。好發(fā)于面部,特別是眼瞼周圍、眉間、鼻唇溝及口周。損害為鮮紅色或褐紅色丘疹,境界清楚,散在...[繼續(xù)閱讀]

皮膚病性病圖譜

麻風

    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病菌從損傷的皮膚、黏膜侵入人體。主要侵犯皮膚黏膜和周圍神經(jīng),潛伏期3個月至10年不等。發(fā)病與否取決于宿主的免疫狀態(tài)。皮損顏色多種、形態(tài)多樣,神經(jīng)受累引起肌萎縮、功能不全或畸形等。目...[繼續(xù)閱讀]

皮膚病性病圖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