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醫(yī)學知識 > 《黃帝內經》通釋 > 列表
《黃帝內經》通釋 共有 153 個詞條內容

經脈別論篇第二十一

    【原文】黃帝問曰:人之居處、動靜、勇怯,脈亦為之變乎? 岐伯對曰:凡人之驚恐恚勞動靜,皆為變也。是以夜行則喘出于腎,淫氣病肺。有所墮恐,喘出于肝,淫氣害脾。有所驚恐,喘出于肺,淫氣傷心。度水跌仆,喘出于腎與骨,當是之時...[繼續(xù)閱讀]

《黃帝內經》通釋

臟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

    【原文】黃帝問曰:合人形以法四時五行而治,何如而從? 何如而逆? 得失之意,愿聞其事。岐伯對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貴更賤,以知死生,以決成敗,而定五臟之氣,間甚之時,死生之期也。帝曰:愿卒聞之。岐伯曰:肝主春,足厥陰少陽...[繼續(xù)閱讀]

《黃帝內經》通釋

宣明五氣篇第二十三

    【原文】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是謂五入。五氣所病:心為噫,肺為咳,肝為語,脾為吞,腎為欠為嚏,胃為氣逆為噦為恐,大腸小腸為泄,下焦溢為水,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膽為怒,是謂五病。五精所并:精氣并于...[繼續(xù)閱讀]

《黃帝內經》通釋

血氣形志篇第二十四

    【原文】夫人之常數,太陽常多血少氣,少陽常少血多氣,陽明常多氣多血,少陰常少血多氣,厥陰常多血少氣,太陰常多氣少血,此天之常數。足太陽與少陰為表里,少陽與厥陰為表里,陽明與太陰為表里,是為足陰陽也。手太陽與少陰為表里...[繼續(xù)閱讀]

《黃帝內經》通釋

寶命全形論篇第二十五

    【原文】黃帝問曰: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于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君王眾庶,盡欲全形,形之疾病,莫知其情,留淫日深,著于骨髓,心私慮之,余欲針除其疾病,為之奈何?岐伯對曰:夫鹽之味咸者,其氣令器津泄;弦絕者,其音嘶敗...[繼續(xù)閱讀]

《黃帝內經》通釋

八正神明論篇第二十六

    【原文】黃帝問曰:用針之服,必有法則焉,今何法何則? 岐伯對曰:法天則地,合以天光。帝曰:愿卒聞之。岐伯曰: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時八正之氣,氣定乃刺之。是故天溫日明,則人血淖液而衛(wèi)氣浮,故血易瀉,氣易行;天寒日陰,則人血...[繼續(xù)閱讀]

《黃帝內經》通釋

離合真邪論篇第二十七

    【原文】黃帝問曰:余聞九針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余盡通其意矣。經言氣之盛衰,左右傾移,以上調下,以左調右,有余不足,補瀉于滎輸,余知之矣。此皆榮衛(wèi)之傾移,虛實之所生,非邪氣從外入于經也。余愿聞邪氣之在經也...[繼續(xù)閱讀]

《黃帝內經》通釋

通評虛實論篇第二十八

    【原文】黃帝問曰:何謂虛實? 岐伯對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帝曰:虛實何如? 岐伯曰:氣虛者肺虛也,氣逆者足寒也,非其時則生,當其時則死。余臟皆如此。帝曰:何謂重實? 岐伯曰:所謂重實者,言大熱病,氣熱脈滿,是謂重實。帝曰...[繼續(xù)閱讀]

《黃帝內經》通釋

太陰陽明論篇第二十九

    【原文】黃帝問曰:太陰陽明為表里,脾胃脈也,生病而異者何也? 岐伯對曰:陰陽異位,更虛更實,更逆更從,或從內,或從外,所從不同,故病異名也。帝曰:愿聞其異狀也。岐伯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故陽道實,陰道虛。故犯...[繼續(xù)閱讀]

《黃帝內經》通釋

陽明脈解篇第三十

    【原文】黃帝問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鐘鼓不為動,聞木音而驚,何也? 愿聞其故。岐伯對曰: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土也,故聞木音而驚者,土惡木也。帝曰:善。其惡火何也? 岐伯曰:陽明主肉,其脈血氣盛,邪客之則熱...[繼續(xù)閱讀]

《黃帝內經》通釋